熱管式余熱鍋爐的能效如何
熱管技術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種傳熱新技術,是傳熱領域的重大發明和科技成果,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實用價值。
熱管式余熱鍋爐為立式結構,由上、下兩部分組成。上部是汽包,下部是煙箱(煙氣通道)。傳熱元件——熱管穿過中間隔板。煙道內的受熱段上焊有高頻焊翅片以強化傳熱,汽包內的放熱段為光管。
由于使用熱管這一效率高的導熱元件,加上熱管元件的受熱段采用高頻焊接螺旋翅片以強化傳熱,因而整套裝置傳熱效率高,設備緊湊、熱側煙汽流動阻力相對較小。系統中每根熱管相對獨立,單根或數根熱管損壞不影響系統的運行并可隨時更換;系統中受熱面的計算已充分考慮到煙氣的露點溫度問題,保證了熱管系統運行正常。
熱管可以獨立改變蒸發段或冷卻段的加熱面積,即以較小的加熱面積輸入熱量,而以較大的冷卻面積輸出熱量,或者熱管可以較大的傳熱面積輸入熱量,而以較小的冷卻面積輸出熱量。熱管是余熱回收裝置的主要熱傳導元件,與普通的熱交換器有著本質的不同。熱管余熱回收裝置的換熱效率可達98%以上,這是普通熱交換器無法比擬的。
隨著熱管技術日趨發展成熟,熱管式余熱鍋爐在電站、鋼鐵、冶金、石油、化工、建材、輕工、制冷空調、電子等領域的節能應用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熱管技術的應用將推進我國節能工作的進程,同時降低對環境的熱污染,是一項很有發展前途的技術。